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

点击数:498 | 发布时间:2024-12-28 | 来源:www.adkowc.com

    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,不少同学在复习化学必学一时,由于之前没做过系统的总结,致使复习效率不高。

    1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一


    1、有色气体:F2、Cl2、Br2、I2、NO2、O3,其余均为无色气体。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。

    2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:HF、HCl、HBr、HI、NH3、SO2、NO2、F2、Cl2、Br2;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:H2S。

    3、熔沸点、状况:

    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,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。

   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,含氢键的NH3、H2O、HF反常。

   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: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、一氯甲烷、甲醛。

   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:原子晶体>离子晶体>分子晶体,金属晶体未必。

   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,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,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用途力。

   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、Hg;呈气态的单质有H2、O2、O3、N2、F2、Cl2;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、H2O2、硫酸、_。

    ⑦相同种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,熔沸点越高,支链越多,熔沸点越低。

    同分异构体之间:正>异>新,邻>间>对。

   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况,固态>液态>气态。如:白磷>二硫化碳>干冰。

    ⑨易升华的物质:碘的单质、干冰,还有红磷也能升华,但冷却后变成白磷,氯化铝也可;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。

    ⑩易液化的气体:NH3、Cl2,NH3可用作致冷剂。

    2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二


    1、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:4Na+O2==2Na2O

    2、钠在空气中燃烧:2Na+O2点燃====Na2O2

    3、钠与水反应:2Na+2H2O=2NaOH+H2↑

    4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:2Na2O2+2H2O=4NaOH+O2↑

    5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:2Na2O2+2CO2=2Na2CO3+O2

    6、碳酸氢钠受热分2NaHCO3△==Na2CO3+H2O+CO2↑

    7、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:NaOH+NaHCO3=Na2CO3+H2O

    8、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:Na2CO3+CO2+H2O=2NaHCO3

    9、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:Cl2+2NaOH=NaCl+NaClO+H2O

    10、铁丝在氯气中燃烧:2Fe+3Cl2点燃===2FeCl3

    11、制取漂白粉2Cl2+2Ca2=CaCl2+Ca2+2H2O

    12、氯气与水的反应:Cl2+H2O=HClO+HCl

    13、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:NaClO+CO2+H2O=NaHCO3+HClO

    14、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:Ca2+CO2+H2O=CaCO3↓+2HClO

    3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三


    氨气及铵盐

    氨气的性质:无色气体,刺激性气味、密度小于空气、极易溶于水1:700体积比.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:NH3+H2ONH3?H2ONH4++OH-可作红色喷泉实验.生成的一水合氨NH3?H2O是一种弱碱,非常不稳定,会分解,受热更不稳定:NH3.H2O===NH3↑+H2O

   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,有刺激难闻的气味.

   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:NH3+HCl==NH4Cl

    氨是要紧的化工商品,氮肥工业、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_、铵盐和纯碱都不能离开它.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,液氨气化时吸收很多的热,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.

    铵盐的性质:易溶于水,受热易分解,放出氨气:

    NH4ClNH3↑+HCl↑

    NH4HCO3NH3↑+H2O↑+CO2↑

   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:

    NH4NO3+NaOHNaNO3+H2O+NH3↑

    2NH4Cl+Ca2CaCl2+2H2O+2NH3↑

    用向下排空气法采集,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不是采集满.

    4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四


    氯气

    物理性质:黄绿色气体,有刺激性气味、可溶于水、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和固态.

    制法:MnO2+4HClMnCl2+2H2O+Cl2

    闻法: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,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.

    化学性质:非常活泼,有毒,有氧化性,能与大部分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.也能与非金属反应:

    2Na+Cl2===2NaCl2Fe+3Cl2===2FeCl3Cu+Cl2===CuCl2

    Cl2+H2===2HCl现象:发出苍白色火焰,生成很多白雾.

    燃烧可能没有氧气参加,物质并非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.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,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.

    5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五


    二氧化硅

   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,包含结晶形和无定形.石英是容易见到的结晶形二氧化硅,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,具备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.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,基本单元是[SiO4],因此有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.

    物理:熔点高、硬度大、不溶于水、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

    化学:化学稳定性好、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,可以与强碱反应,是酸性氧化物,在肯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

    SiO2+4HF==SiF4↑+2H2O

    SiO2+CaO===CaSiO3

    SiO2+2NaOH==Na2SiO3+H2O

    不可以用玻璃瓶装HF,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.

    6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六


    1、状况:

    固态:饱和高级脂肪酸、脂肪、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、麦芽糖、淀粉、维生素、醋酸;

    气态:C4以下的烷、烯、炔烃、甲醛、一氯甲烷、新戊烷;

    液态:油状:乙酸乙酯、油酸;

    粘稠状:石油、乙二醇、丙三醇.

    2、气味:

    无味:甲烷、乙炔;

    稍有气味:乙烯;特殊气味:甲醛、乙醛、甲酸和乙酸;香味:乙醇、低级酯;

    3、颜色:白色:葡萄糖、多糖黑色或深棕色:石油

    4、密度:

    比水轻:苯、液态烃、一氯代烃、乙醇、乙醛、低级酯、汽油;

    比水重:溴苯、CCl4,氯仿.

    5、挥发性:乙醇、乙醛、乙酸.

    6、水溶性:

    不溶:高级脂肪酸、酯、溴苯、甲烷、乙烯、苯及同系物、石油、CCl4;

    易溶:甲醛、乙酸、乙二醇;与水混溶:乙醇、乙醛、甲酸、丙三醇.

    7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七


    1.结晶和重结晶:借助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,如NaCl,KNO3。

    2.蒸馏冷却法:在沸点上差值大。乙醇中: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多数水再蒸馏

    3.过滤法:溶与不溶。

    4.升华法:SiO2。

    5.萃取法: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。

    6.溶解法:Fe粉: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离别。

    7.增加法: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:CO2:通过热的CuO;CO2:通过NaHCO3溶液。

    8.吸收法: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,气体杂质需要被药品吸收:N2: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。

    9.转化法:两种物质很难直接离别,加药品变得容易离别,然后再还原回去:Al3,Fe3:先加NaOH溶液把Al3溶解,过滤,除去Fe3,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3。

    8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八


    1、电解的原理

    电解的定义:

    在直流电用途下,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。

    电极反应: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:

    阳极: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,阳极发生氧化反应:2Cl-→Cl2↑+2e-。

    阴极: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,阴极发生还原反应:Na++e-→Na。

    总方程式:2NaCl2Na+Cl2↑

    2、电解原理的应用

   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、氯气和氢气。

    阳极:2Cl-→Cl2+2e-

    阴极:2H++e-→H2↑

    总反应:2NaCl+2H2O2NaOH+H2↑+Cl2↑

    铜的电解精炼。

    粗铜为阳极,精铜为阴极,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。

    阳极反应:Cu→Cu2++2e-,还发生几个副反应

    Zn→Zn2++2e-;Ni→Ni2++2e-

    Fe→Fe2++2e-

    Au、Ag、Pt等不反应,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。

    阴极反应:Cu2++2e-→Cu

    电镀:以铁表面镀铜为例

    待镀金属Fe为阴极,镀层金属Cu为阳极,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。

    阳极反应:Cu→Cu2++2e-

    阴极反应:Cu2++2e-→Cu

    9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九


    有机物的溶解性

    难溶于水的有:各类烃、卤代烃、硝基化合物、酯、绝大部分高聚物、高级的醇、醛、羧酸等。

    易溶于水的有:低级的[一般指N≤4]醇、、醛、、羧酸及盐、氨基酸及盐、单糖、二糖。。

    具备特殊溶解性的:

    ①乙醇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溶剂,既能溶解很多无机物,又能溶解很多有机物,所以常用乙醇

   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医用成分,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,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,增大接触面积,提升反应速率。比如,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,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,又能溶解油脂,让它们在均相中充分接触,加快反应速率,提升反应限度。

    ②苯酚:室温下,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.3g,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,当温度高高中化学选修5于65℃时,能与水混溶,冷却后分层,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,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,振荡后形成乳浊液。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,这是由于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。

   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愈加难溶,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,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,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。

    ④有些淀粉、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。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,会析出。但在稀轻金属盐溶液中,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。

   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,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。

   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,如甘油、葡萄糖溶液等,形成绛蓝色溶液。

    10.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期末要点 篇十


    盐类的水解

    1、盐类水解: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+或OH-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。

    2、水解的实质: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+或OH-结合,破坏水的电离,是平衡向右移动,促进水的电离。

    3、盐类水解规律:

    ①有弱才水解,无弱不水解,越弱越水解;哪个强显哪个性,两弱都水解,同强显中性。

    ②多元弱酸根,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,碱性更强。

    4、盐类水解的特征:

    可逆

    程度小

    吸热

    5、影响盐类水解的外面原因:

    ①温度: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

    ②浓度:浓度越小,水解程度越大

    ③酸碱: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

    6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:

    ①只电离不水解:如HSO4-显酸性

    ②电离程度>水解程度,显酸性

    ③水解程度>电离程度,显碱性

    7、双水解反应:

    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。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,水解程度较大,有些甚至水解完全。使得平衡向右移。

    容易见到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:Fe3+、Al3+与AlO2-、CO32-、S2-、SO32-;S2-与NH4+;CO32-与NH4+其特征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。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,如:2Al3++3S2-+6H2O==2Al3↓+3H2S↑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(https://www.xftgo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

  • 中国人事人才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